百度统计和谷歌广告

镇巴面皮二篇随笔

第一篇

2013-2020年,镇巴面皮走访后小记

【由三秦会总召集人凭海临风整理编发】

镇巴是汉中的苗乡,班超的封侯之地,汉中的最远的边城,多元文化的潜移默化,形成了餐饮文化的包容与创新;镇巴的面皮,因先后二次专程考察,得以从一个较长的时期,看到了镇巴面皮的发展与脉动;

从镇巴的县城大街小巷走上一圈,简单计算了下,就有60多家面皮店;一般都是一间门面;街上也有摆摊式的面皮摊摊,

间或还有以自家一楼改造成餐厅的非街面小店;曾经有商家以果蔬味面皮试图走出新路,而城固的小杜面皮、汉中的汉品也曾有过加盟店;

镇巴面皮目前最红火的当数贺家面皮,十多年前城固的龙口人贺家一家人来到镇巴谋生,随后几个亲友也先后到镇巴,

在小小的镇巴县城就有4家贺家面皮,形成了镇巴面皮的贺氏旋风;贺家面皮的生意和周边的店面比,有水火二重天之感,

座在贺家面皮的老店,总是人来人往几无间断,不时有女神级的小城丽人出入,走时还带上几份;

贺家面皮的漂亮女掌柜其实是贺家的儿媳,原来在市里的一个大型企业工作,现在华丽转身成了贺家面皮店的老板,

举止中透露出干练并不失分寸,有一种生意人的热情与从容;

如同镇巴的土菜做到了汉中城,镇巴面皮如今也走出苗乡,有2个镇巴人在外就把镇巴面皮曾做的风声水起,

一个是在京城发展的香婆婆面皮,另一个则是在福州的汉中一刀;因为低调,在镇巴老家的面皮商户知之不多,

但在外的影响力,在当初汉中面皮界不可小估;

2013年8月,第一次专程到考察镇巴考察后,一直没有下笔,一方面,镇巴的面皮如同镇巴的腊肉一样,

商户的商业模式还停留在开门迎客,守株待兔的传统思路,商户间从不往来,自闭式发展,也导致有人自负、

有人自卑,让人有点心情压抑;另一方面,对一个地方与一个产业的判断与解读,仅凭一次走马观花式的周访,似乎也不严谨;

今天3月,再次抽空专程到镇巴,街头又多了十几家新面孔的面皮店,而小杜面皮的加盟店如今已换了别的店牌,

远在北京的镇巴面皮驻京代表–香婆婆面皮,再次升级到百余平方,另立了0916的热米皮店,半年多的时光,镇巴面皮的起伏,

有些让人感慨;也许,经营什么不是主要的问题,怎么经营才是问题;生意如生命在生生息息、起起伏伏,怎么把握与如何驾驭,寄意镇巴面皮的商家们多点思考了

2020年1月,为筹备易餐网镇巴区域配送站,我们再一次到达边城镇巴预先2年的走访商户,及2个小时的商户座谈会召开,感慨不少

镇巴的面皮界,招牌与经营者面孔已变幻不少,外地来的面皮品牌已退出镇巴人的视界,本土的面皮店依然没有太多的崛起与改变,

镇巴人爱喝小酒的习惯,与山城的安逸惯性,都造就镇巴面皮顽强生存而又难以拙壮成长,发展需要一种氛围,与动力,

这种动力是源于内心,还是被外界品牌围堵后的抗争?4年过去了,再度寄意镇巴面皮的商家们多点思考了

第二篇

镇巴品鉴会小记

【由三秦会会员汉中筷到周末热米皮李勇2020年编发】

2020年的开局之年,

1月12-13日,为期两天的镇巴品鉴会圆满结束。

感触颇深!!!

从2009年在小吃一条街卖调料;

从2010年到泾阳中学买肉夹馍,肉饼,

从2012年来到城固一中买面皮,这一路历程让我感触颇深。

首先老家的人还是那么热情,听到老家的话,一句(吃了没得)让人倍感亲切。

老家真好!!

8年前我见到的门面还是那些门面,生意依然是有的忙忙碌碌,有的熙熙攘攘;

生意跟打麻将似的(几家欢喜几家愁)。

最让人不解1:在镇巴找了6-7家酒店都没有会议室,有会议室没有投影,有点尴尬!

最让我不解2:发了两天报纸,接触的商家至少也有40-50户,普遍的一句话:(没时间去,我们忙),哈哈!!

!这几句话也让我想到了几年前也是我说的话。现在想想这简单的一句话,拒绝了多少机会,

拒绝了多少次让我们了解外面的机会。除了这世外桃源,外面也是繁花似锦呀!

很感谢部分商家亲临现场,也在现场有幸认识了贺家面皮的创始人。

行业需要交流,学习,感谢全国凉皮业领航人,三秦会会长韩总亲临指导!!

正如 韩总所说:镇巴面皮的起伏,有些让人感慨;

也许,经营什么不是主要的问题,怎么经营才是问题;

生意如生命在生生息息、起起伏伏,怎么把握与如何驾驭,寄意镇巴面皮的商家们多点思考!一起加油!!!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